〔今傳媒/記者張忠義報導〕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致力推動並落實「高等教育深耕計畫」,將環境教育扎根於地方的發展目標,結合農委會與水保局的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將農村社區的地方再生,由生產、生活與生態三大面向整合,以「體驗經濟」的行銷概念,認識在地產業與用食材串聯人與土地間的關係延續地方傳承與風土的方式,讓民眾親身體驗到產業的文化與內涵。成果是以跨域整合方式進行,透過地方一日「文化生活圈」概念,以社區的地理環境與文化故事做為創意的觸媒,重新活化傳統工藝,並融入生活美學建立社區新風貌豐厚地方特色,形成一條文化創意產業鏈。
今年高師大理學院科環所蔡執仲教授之研究團隊,除長期合作的旗山糖廠社區發展協會、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三和瓦窯藝術有限公司、大樹張媽媽休閒農場、陽光果子等農業生產單位外,並加入了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九曲庄內社區發展協會兩個具生態優勢的社區發展協會,及美濃區福安國小與大樹區九曲國小兩所小學及大樹區九曲里、和山里與水寮里等三里,由大樹區連結至旗山區建立台22線社區的生活產業網路。高師大師生以日常所學與實務結合,將產學能量投入地方創生的價值,延續風土經濟發展趨勢,建造互利共贏的合作模式。
透過發掘在地風土與時令的食材風味,由社區專業講師教導在地食材料理新風味,將本次計畫研發開創的在地食材DIY,透過解說的介紹說明及體驗實作的方式,讓大旗美9大聯合社區彼此學習交流技藝傳承,更將技藝帶入校園提升教師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增進教師對於在地食農教育及環境教育專業知能的精進,以建立對社區產業文化的認同與支持。課程主要傳達友善環境的飲食習慣帶來健康,活動串起各社區種子老師、志工相互交流學習,以舌尖品嘗地方的風土及感官上的悸動,回想記憶中的好味道,連結土地與食材,同時提升社區體驗經濟的發展,並針對不同屬性的單位需求,設計不同的體驗課程。
在「大樹張媽媽休閒農場」所製的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秉持不添加香料、色素及防腐劑,並以生產高品質的養生食品為目標,除了延續推廣高師大與其合作開發的「桑葉奇蹟茶」外,更落實桑葚的全株利用,從桑葚樹莖到桑葚葉,再到果實,均有其對應的商品。「三和瓦窯藝術有限公司」主要在生產傳統磚瓦以供古蹟修復使用外,也生產文創產品,因此高師大以大學深耕的資源推廣至鄰近的九曲庄內社區、大樹社區與九曲國小,讓九曲國小的師生與社區民眾捏製個人專屬的陶盤、陶器,燒製後預計在九曲國小百年校慶典禮展出。並設計以促進瞭解大樹區在地產業文化(陶藝、鳳梨、荔枝、龍眼、桑樹)的多元應用,深化大學與在地鏈結,實踐在地產業發展跨域創新,藉此推動產生影響地方文化產業的永續發展。
「旗山糖廠社區發展協會」與「大旗美農村體驗物產直賣所」除研發社區專屬的特色文創產品與農廢再利用外,進行體驗遊程的設計,今年更和高師大合作,將環境教育教案設計為桌遊,並在多場活動中讓參與的遊客,以玩桌遊的樂活方式,重新瞭解當地的產業與文化。並以薑母鴨、薑糖結合當地物產及飲食文化,研發在地當季食材的料理,以「老少共學」,共處共融、共學共藝,不僅讓長者傳承生活智慧與經驗,促使年輕族群在跨世代的交流中成長,同時也將在地特色食材創新開發,吸引參與者轉換成忠實饕客達口碑相傳,帶動體驗經濟產值提升。體驗過程中用不同角度來記錄臺灣的農村、農產,並以另類方式協助農民開發具市場競爭的農業產品,創造社區就業機會。
「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致力於茄萣濕地的復育,近幾年復育有成,珍貴稀客紫鷺來報到,更發揮維護生態永續的效益,高師大也結合大學資源,帶著深水國小、福安國小、新興國小全校師生造訪茄萣濕地,過程中讓師生們親自操作望遠鏡觀看候鳥,將自然的景物轉化為孩子們的戶外課室,利用溼地的廢棄蘆葦及現地的植物編織DIY手環、項鍊及拓印擴香石。
因此本年度的計畫成果發表,所展現的是藉由社區古早味新料理,充分運用在地食材變化出農村風味;喚醒傳統記憶留存,重拾灶腳阿嬤的滋味記憶,開創新料理提升美食的附加價值。因此以「農村」為元素,結合不同人文風情的特色主題,探訪地方人文地景的農村體驗,發現農村小旅行的「遊程+美食」,重新定義食物、農村與人的關係,帶入體驗經濟的產業概念,透過不同視角轉化深入瞭解在地的風土民情視野展現大學與社區新活力。
本文引用自: http://n.yam.com/Article/20211112963362
離婚證人
留言列表